讲座信息
问道政社*从无感增长到有感发展,新型城镇化应有之义——记问道政社第六讲“郑杭生教授‘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信’”
10月28日下午,继清华大学教授林泰之后,政治与社会学院“问道政社”讲坛又有幸请到社会学顶级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社会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杭生,为全院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新型城镇化”的专题讲座。讲座由秦均平教授主持,校纪委书记郝敬习、院长朱俊瑞、副院长潘国旗等有关领导以及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部分教师与研究生聆听了讲座。
促“有感发展”,走群众路线。郑教授引入“无感增长”与“有感发展”的概念区分新型城镇化与旧型城镇化。他具体罗列了“无感增长”的三点危害,说明“无感增长”将削弱社会成员对社会、党、政府的认同感,必会导致“塔西伦陷阱”,引发政府公信力危机。因此,郑教授认为,重建社会信任的问题尖锐而迫切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他提出干部、知识分子必须树立群众观点,深入群众;党和政府同人民必须保持血肉联系,重视群众的感情。郑杭生教授多次提及领导与群众应保持良好的鱼水关系,拒绝油水关系、水火关系。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道路,城镇化必须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突出表现为:以人为本,促进农民市民化;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新旧城镇化的根本分水岭是以人为本还是以地为本,而要破解旧城镇化的关键就是要消除“身份、权利、待遇”的同城差别。当前,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只有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才能提升中国社会学理论自信,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会上,学校聘请郑杭生教授为杭州市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研究中心、杭州师范大学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研究中心这两个中心的学术顾问,郝敬习为其颁发了聘书。郑杭生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从民众视角出发,走群众路线,符合当代社会发展主题,发人深省。主持人秦均平教授评价其“观点具国际视野,提法有创新性,真正展现了一位社会学大家的风范”。
郑杭生简介: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社会学系第一任主任、副校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评委组成员和召集人。现任教育部人文学院社会科学基金社会学评审组组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等。
主讲人郑杭生教授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