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动态

当前位置 :  首页 > 党建思政 > 团学动态

教授带徒|第13组:走进浙江人文大讲堂

来源 : 政社新闻中心     作者 : 政社学院     时间 : 2018-11-26

     编者按: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优秀的教师以其卓越的学识修养,人格魅力、德行操守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对于新生来讲尤其明显。2018年,我院在制定新生始业教育计划时,将师德师风建设与新生始业教育进行了深度融合,实行教授带徒制。共有19名教授参与到教授带徒制中,形成19个小组,在导师的带领下,小组开展实地考察、读书交流、学习论文写作等多样活动。
教授带徒制组别:第13组

导师:龚上华教授

组长:张颖、王子硕

本科生小组成员:张颖、王子硕、梁伊莉、谢淑彦、王舒磊、夏妍婧、郑晟博


10月13日,第13小组成员开展了第二次导学活动,集体参加“2018(第五届)浙江城市治理论坛暨浙江人文大讲堂”。当天上午,组员们重点听取著名学者俞可平教授以“身后荣辱谁管得——传统谥法的政治学意义”为主题的演讲,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谥法制度在中国古代所起的政治作用与对当前的价值引导意义。中午大家参观了闻名遐迩的世界城市博物馆,下午共同参加浙江城市治理论坛,认真聆听多位教授的精彩演讲,组员们对浙江从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有了更深的理解。


1

小组成员茶歇时间合影


一、谥法之谈,看古代制度政治意义

在上午的讲堂中,俞可平教授的演讲内容丰富、层层递进,对中国传统的谥法制度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深刻的剖析。小组成员们用心听取,认识到了谥法的三个意义:避讳、区别与盖棺论定,而促使谥法得以绵延的是它背后所起的极强的政治作用。谥法彰显等级特权并制造出政权合法性,维持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在演讲的最后,俞可平教授还提到谥法的二次改进使其适应我们的社会主义新社会,即通过恢复谥法的对一些优秀价值观的倡导,建立现代荣辱体系,激励人们无私奉献、精忠爱国,为当代主流价值观助力。对于传统制度,小组成员也认识到不应“全盘否定、以偏概全”,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适应我们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演讲结束之后,进入了自由提问时间。第13小组导师龚上华教授从自己家乡的宗祠体系和乡村丧葬文化的角度出发,提出在新时代如何看待这些现象的问题。俞教授给予了注重文化转型并加强政府指导的解答。一问一答之间,展现出了龚上华教授不仅积极听取而且用心思考的严肃认真的学术态度,为小组成员树立了一个榜样。


2


3

俞可平教授演讲

4

龚上华教授提问俞可平教授


二、城研之论,探城市治理发展之路

下午,小组成员聆听了“第五届浙江城市治理论坛”。论坛发言形式新颖,由主持人串场,各位教授自选题目进行简短演讲,内容围绕城市治理与城市创新展开。其中龚上华教授积极参与,在主题发言环节中发表了以“基层治理中的协商民主创新探索”为主题的演讲,凭借深厚的学识素养与深刻的理论探究展现了一次精彩的发言。小组成员第一次听取如此丰富的有关城市治理的理念,感觉新奇而收获颇丰,并受到了良好的启蒙。

城市治理的过程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这些宝贵的思想已在所有人心里播下相关的种子,今后,第13小组会继续关注城市治理问题,发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理解。


三、学生之思,溯历史演进城市巨变

张颖同学:“中国任何现实问题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到足迹,不懂历史问题很难解决现实问题”。谥法制度不仅有历史意义,也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城市治理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仅靠一人之力难以为继。因此对于谥法制度,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鉴它的益处,建立现代化的荣誉体系,发挥其劝善惩恶的引导作用。

王子硕同学:十分感谢龚教授给予涉世未深的我们这样一个机会,去接触那些追溯历史探讨未来的思想理论。在这次论坛上,我们以眼察,以耳听,用脑思考,用心体会。虽深感“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坚定“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

梁伊莉同学:现代荣誉体系,应当是将自己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有机结合起来的荣誉体系,这将要成为一套极稳定的体系。因此,要从古代的谥法制度中吸取良好的一面,融入现代的因素,从而形成官员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风气。这与谥法制度确立的对奉献与忠诚的政治引导作用是不谋而合的。可见,传统政治制度有其绵延存在的理由与意义,不应全盘否定。

谢淑彦同学:本次论坛不仅拓展了我的知识面,还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如何让我们的领导干部真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与崇高情怀,如何保证人民的利益真正实现,在当前改革处于深水期时尤显重要。为此,我们应该从中国古代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中汲取经验,不断改进已有制度,从而实现社会的发展进步。

王舒磊同学:谥法制度有它独特的政治功能,它强化了等级特权,体现了政治合法性。虽然它是在人死后授予其名誉,但实质上是为活人服务的。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对于谥法制度的好坏,也要辩证地来看。俞教授的讲座,让我对初见不识的谥法制度有了初步的了解。一席话毕,确实受益匪浅。

夏妍婧同学:简单而粗浅地看到一个制度的表面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应该注视其背后的存在意义,这个意义不仅仅是在政治层面,也有经济、文化层面上的深远意义。浙江人文大讲堂这次的定位是未来讲堂,通过这次论坛,我看到了各位教授学者对于过去与未来的关心,他们的丰厚学识和不凡谈吐也深深吸引了我。作为一名学生,我愿意更多地去了解城市治理,去了解我们现在共同生活的这个城市,去了解它绵长的过去和璀璨的未来。

郑晟博同学:这次学术论坛在令我大开眼界的同时也令我自愧不如,我再一次认识到了自身与学术界大咖的巨大差距,无论是对于理论的研究还是知识的储存,我与教授学者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从今往后,我将继续努力,好好学习,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与道德涵养。对于古代制度与城市治理,我不仅会消化吸收本次论坛中的精辟观点与独到看法,也会以自己的浅见拙识,去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图文 | 教授带徒第13组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联系电话:0571-28865225

投稿信箱:hsdxwzx@163.com   传真:0571-28865144

浙ICP备06031343号   版权所有 ©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公管党务

公管团学

公管党务

公管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