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动态

当前位置 :  首页 > 党建思政 > 团学动态

教授带徒丨第16组:什么是社会工作者?

来源 : 政社新闻中心     作者 : 政社学院     时间 : 2018-11-27

    编者按: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优秀的教师以其卓越的学识修养,人格魅力、德行操守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对于新生来讲尤其明显。2018年,我院在制定新生始业教育计划时,将师德师风建设与新生始业教育进行了深度融合,实行教授带徒制。共有19名教授参与到教授带徒制中,形成19个小组,在导师的带领下,小组开展实地考察、读书交流、学习论文写作等多样活动。

教授带徒制组别:第16组

导师:张孝廷副教授

组长:闫双红

本科生小组成员:张欣悦、刘丽华、魏汝冰、田圣琪、黄文菊、闫双红


5

助人为乐

一、责任于“芯”,助人于行

在张孝廷老师的提议下,第16小组成员于10月14日随18级同学们共同赴嘉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上午,同学们与老师乘坐大巴来到芯悦社工事务所总部。在此工作的我校13届毕业生沈思光学长热情接待了大家,并带领同学们参观。“芯悦”的宗旨是“责任于‘芯’,助人于行”,“用微笑的生命影响生命的微笑”是“芯悦”的使命,他们奉行着“专业、创新、奉献、卓越”的价值观,自2011年成立以来成功开展多项公益活动:如“一米阳光”助困活动,“素雅有爱,志愿服务”活动,“有福同享,益起精彩”活动等。他们就像细雨,“润物细无声”,为有需要的弱势群体给予温暖与帮助。

“说做过的,教做到的,分享是一个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同学们在总部参观了馨语室、沙盘室、音乐吧、宣泄室、健康室五间功能室,从每一间功能室的设计都能看出“温暖、分享、倾听、乐观”的人文关怀。

6

红色公益

二、为群众办好事

结束“芯悦”机构的参观,随后同学们前往参访高照街道秀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入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社区工作者一直以来奉行的宗旨和原则。服务中心内容丰富,在这里排练舞蹈的老人们精神矍铄,身着旗袍的她们落落大方,气质优雅,还有在认真练习乒乓球的老人……在这些老人身上,同学们看到的不是她们脸上的皱纹和花白的头发,而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一种自信乐观的心态,感受到的是她们发自内心的快乐和幸福。

在聆听讲座的过程中,同学们对社会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社会工作者是一群充满爱心和正能量的群体,他们真正为有困难的人提供帮助,慰问孤寡老人,关注智障儿童,帮助困难人群,走近重病患者……每一个举动都在传递着爱与温暖,每一双手都在努力打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社会,这份工作值得被所有人肯定,并且也应该有更多人加入进来,为美好的明天出一份力!


7

社工风采

三、我对社工的认识

闫双红同学:在此次社工机构的参访中,我对社工有了更多的认识。我了解到社工的特点是:专业性助人活动,注重专业价值、强调专业方法,注重实践、双方合作、多方协同。它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中的专业知识,还含有社会的元素,这让社工更加社会化,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

刘丽华同学:本次社工机构参观交流中,我们主要了解到社会工作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它的任务和日常内容是如何的。在这里我深刻认识到社会工作的实质是为群众服务,帮助生活上或者心理上有困难的人摆脱困境,健康发展。我认为在社会中,社会工作者是一个很重要的存在,是他们让社会多了一份温暖与和谐。

魏汝冰同学:此次活动让我深入了解到社会工作今后的就业方向、就业环境以及具体的工作内容。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意义很重大,是一项大数据替代不了的工作,希望以后会有更多的人投入社会工作的建设中。

张欣悦同学:在这次社工机构的实地参观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些第一线的社工们通过理解和包容为服务对象带去关爱与帮助。社会工作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职业。

田圣琪同学:提起社会工作这一专业,相信很多人包括许多学习本专业的同学都不是很了解。而在此次参访活动中,我们近距离接触并深入了解到社会工作这一专业。并且,每位社工也和我们分享了他们的工作经历和工作案例,让大家感受到社工的伟大与坚强,体会到帮助他人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图文 | 教授带徒第16组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联系电话:0571-28865225

投稿信箱:hsdxwzx@163.com   传真:0571-28865144

浙ICP备06031343号   版权所有 ©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公管学院

公管青年

公管学院

公管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