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在杭召开
12月14-16日,由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大学联合主办,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社会保障 “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暨浙江省高校社会保障学科联盟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杭州举行。本次会议是在建国70周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的背景下举行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陈丹宇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吴兴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何文炯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吕学静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张超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本次论坛。论坛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省内外8所高校的近百位社会保障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参会。
省一流公管学科秘书长龚上华教授主持论坛
陈丹宇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史、教学科研、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情况,他指出,杭师大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培养,也积极参与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的交流与合作,以“五校联盟”的形式开展学术沙龙,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校企间良好合作起到了推动作用,进入新时代,学校将重点探讨校际间研究生培养的共同体建设,共同推动我省社会保障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取得新成绩
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陈丹宇教授致辞
吴兴农在开幕式致辞中介绍了公管学院的发展历史、教学科研、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情况,并结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谈了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我们的社会保障学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他说今天举办的第三届社会保障学科论坛就是回应党和政府需求的有力举措,希望大会圆满召开,希望大会取得丰硕成果。
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吴兴农书记致辞
开幕式后,论坛邀请了8位专家学者围绕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从多个角度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教授何文炯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杭州师范大学社会保障学科近些年取得的发展表示肯定,指出“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是契合当今社会发展现状的,目前要实现该目标最重要的就是要踏踏实实做事,发扬刻苦专研精神,为社会保障事业作贡献。同时也提到浙江省高校社会保障学科联盟一步步发展至今,对于浙江省社会保障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之间的学习和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次浙江大学受邀也加入了浙江省社会保障学科联盟学术论坛,对于浙江大学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希望今后、未来浙江省社会保障学术论坛发展愈来愈好。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教授何文炯作主题报告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吕学静教授重点阐述了日本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制度,回顾了日本博士生培养的历史以及在当前在日本博士生录取和毕业的标准,并且对中国博士生培养予以展望。她指出,博士生培养从招生到论文指导到授予学位要步步从严,要加大学术研究的财政支持力度,要严把质量关提高博士学位的含金量,要建立博士学科点及博士生导师的资格审批制度与退出机制。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吕学静作主题报告
浙江工业大学方巍教授指出,论坛实现了三个方面的根本性突破:一是首次邀请了浙江大学参会,进一步扩大了省属高校校际间的学术交流,提升了“浙江省高校社会保障学科联盟”的区域品牌形象;二是吸引了众多省外高校学者,推动了地区间的学科交流;三是实现了会议主办从民间到官方的历史性突破。此外,他从社会保障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开展阐述,进行了生动的问题分析与经验总结。
浙江工业大学方巍教授作主题报告
杭州师范大学王小章教授主张应强化社会保障研究的社会学、政治学视角,深入探讨了“社会保障是一个研究领域还是一个学科”、“社会学与社会保障”、“政治学与社会保障”三大问题,并提出社会保障是一个领域研究,需多学科共同参与;从社会学视角分析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学科受到社会结构和其变迁的制约;从政治学视角看,社会保障应当与公民权联系起来,应强化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和资源配置。
杭州师范大学王小章教授作主题报告
浙江财经大学戴卫东教授分别介绍了“学科”与“专业”、“社会保障学科”与“社会保障专业”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指出高校应从三个方面进行高质量建设社会保障学科,首先应从师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法上做强社会保障专业,其次从学科晋级、研究基地、人才工程、标志性科研成果、社保学界知名专家数量、培养的学术竞赛获奖级别与次数上提升社会保障学科平台,最后全面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他认为,专业的社会认同不足、学校资源的分配不当、高校行政体制缺陷等成为社会保障学科发展的主要屏障,因此,需要更重视专业建设、学科打造,继续发挥高校社会保障学科联盟的作用。
浙江财经大学戴卫东教授作主题报告
浙江工商大学高燕教授分享了健康卫生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监管指标体系研究,介绍了浙江卫生和健康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四个方面:一是基于健康服务需求视角,二是基于健康服务供给视角,三是基于健康环境状况视角,四是基于健康治理视角,以及今后要建设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管理与治理等内容。
浙江工商大学高燕教授作主题报告
杭州师范大学周五四博士基于个人的国外学习经历分享了国际期刊的投稿与发表经验,清晰完整的介绍了如何选择国际期刊、查找国际期刊要求、国外期刊的审稿流程以及最终的文章投递等内容,让参会人员对国际期刊的投稿与发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学习,也帮助学生们打开了论文投稿的新方向。
杭州师范大学周五四博士作主题报告
在分论坛讨论中,共有12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进行大会发言,省内各高校专家学者作为点评嘉宾分别就论文的选题、撰写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修改提出了诸多建议。
前两场由浙江工业大学方巍教授主持,多位学者进行点评。来自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周君汇报了《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创新公益服务的路径研究-基于平台思维运用视角》、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林敏汇报了《亚市民化:村改居民农民户籍福利平等化的困境根源》、浙江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王宇婷汇报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老年人劳动供给的政策效应分析》、浙江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许佳霜汇报了《老年人医疗卫生支出影响因素分析》、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卢瑶玥汇报了《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供需错配”及政策可及性问题》、浙江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高麟汇报了《基于SEM的网约送餐工社会保险参保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第一场分论坛点评环节
第二场分论坛点评环节
后两场由浙江财经大学戴卫东教授主持,并有多位教授进行点评。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郑阳雨璐汇报了《记账利率、实际收益率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基金缺口》、浙江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朱依婷汇报了《就业质量对劳动者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基于CLDS浙江数据的分析》、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宣圣威汇报了《土地兜底:农民社会保障福利供给的路径选择》、浙江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杨雅惠汇报了《基本养老保险对老龄健康的影响研究——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分析》、浙江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王智灿汇报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流动人口消费关系的再检验》、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余柳君汇报了《农民养老供给的公私合作责任边界》。
第三场分论坛点评环节
第四场分论坛点评环节
会议还表彰了论坛优秀论文的获奖者。
一等奖学生领奖
二等奖学生领奖
三等奖学生领奖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吕学静教授在总结环节中对社会保障学科的“浙江品牌”表示肯定,对于浙江省高校社会保障学科联盟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深入学习的平台给予了赞赏和支持。指出学术研究要有“五个一”,分别是“一双发现的眼睛”“一个不断思考的大脑”“一双勤快的手”“一支勤奋的笔”“一颗大智的心”。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张超博士从“人人有获益”角度对本次会议进行了评价和总结。
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张超博士作会议总结
会议最后,杭州师范大学龚上华教授郑重宣布浙江工商大学成为下一届浙江省高校社会保障学科联盟研究生学术论坛的举办方,并举行了庄重的会旗交接仪式,标志着本次论坛的圆满结束与社会保障学科联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据悉,此前,第一届社保研究生“学术沙龙”由浙江工业大学和浙江财经大学社会保障学科联合举办;第二届社保研究生“学术沙龙”由浙江财经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师范大学联合举办。本届论坛延续了以往的宗旨和目标,希冀通过联盟形式进一步完善联合机制,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建立学术共同体,紧紧围绕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聚焦民生实事,共商思路举措,共绘美好蓝图,为研究生高质量培养、社会保障学科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撰稿:方琼、周刘晶、林敏;摄影:李成、沈懿程;审核定稿:龚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