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信息
【教授解惑】专题讲座:风险社会理论与社会风险治理
4月1日下午,我院秦均平教授结合当下备受关注的新冠肺炎疫情,开展了以“社会风险理论与社会风险治理”为主题的讲座。秦教授从五个方面详细的阐述了他的见解和观点,带领我们走进社会风险的世界,从认识理论到理解现实,从认识古典社会向风险社会的转变,探讨新冠疫情与社会风险,总结社会风险治理措施,最后看到契机、思考未来。
本次讲座主要从五个主题讲起。
第一个先提到的是风险与风险社会理论。通过分析国内外疫情数据,新冠肺炎已肆虐全球。回望过去,2003年的SARS病毒、疯牛病、美国三里岛核泄漏事件、日本切尔诺贝利事故,包括宏观上的全球变暖等一系列环境恶化都是人类所面临的风险。秦教授对“风险”一次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在深刻认识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同时,我们也要寻找新的发展机会。从总体思路、风险社会的风险概念、风险陈述和风险社会扭转过去现在未来的关系四个小点全面的陈述了风险社会的定义、概念、存在和风险意识核心。
第二个主题则是探讨从古典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的转变。秦教授从两种不同的运作逻辑以及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体系将这两种不同的社会进行比较和区分,从而更加明显的体现出转变的趋势。从运作逻辑来看,关注点从财富转变到了风险,分配的内容也理所当然的由财富转变到了风险,阶级的差别以颠倒的方式使财富聚集在上,风险聚集在下。从价值体系来看,这是两种概念不同的风险,而风险在这两种不同的社会中也有不同的地位,因此,应对不同社会的风险也有差别。可见,在风险社会,风险占据更大的社会地位,带给社会的危机更大,其组织危害的能力也更大弱。可以说,风险社会理论实际上对自工业化社会以来一直运行的制度基础提出了挑战。
第三方面立足于当下新冠疫情与社会风险,秦教授提出了一个不同于“风险社会”的新概念——社会风险。相比于风险社会的整体性概括,社会风险更多的则是关注现代社会存在的风险问题。回到当下,新冠疫情席卷全球,这是人类当下面临的最大的社会风险。秦教授着重讨论了新冠疫情时期的社会风险,主要为以下九点:全球化进程面临考验、全球经济陷入衰退风险、价值观冲突、社会情绪紧张、群体关系割裂、区域歧视、语言失当、不负责任行为、不信任情绪滋长。一次疫情,或许带来的社会风险并不止这九点。小到个人,大到世界,足见风险之多、危害之大。
第四个主题是社会风险治理。贝克尔对风险社会的治理有深刻的认识,其“培育风险意识”“健全利益整合机制”“勇敢融入全球化,又积极规避风险”的提出,从理论解决了普遍的认识问题。结合中国当下社会的现实,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完善创新治理理念、健全管理机制、健全技术支持等一系列治理机制,更是有更大的现实和实践指导意义。
第五个主题是珍惜理论思考的契机。秦均平教授从个人与社会、自由与自律以及法律与道德这三个方面为出发点,站在理论思考的角度去审视此次疫情带给人们的契机。不管是现今肆虐的疫情,还是过去各种猝不及防的社会风险,其背后折射的总是某种值得人深思的问题,或是伦理道德问题,或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抑或是国家与世界的全球性问题。
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认识到,每个人都要做化解社会风险的推动者,冷静对待科学面容,深入研究推动化解。更要珍惜理论思考的契机, 从个人与社会,自由与自律,法律与道德的方面来思考,只有这样,同学们才能进步,提高自己的思想能力,真正成为一个有思想力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