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生活动

开学第一课|弘扬战“疫”精神,勇担强国使命

来源 : 公管学院     作者 : 公管学院     时间 : 2020-05-12

初夏五月,回归校园

阴霾散去,开启新篇

今天,我们再次相聚在校园

迎来杭师大开学第一课

图片1

“敬畏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敬重生命,爱父母,感恩养育之恩;爱师长,感谢教育之恩。”尚永丰校长深切嘱托同学们,不畏艰险,刻苦攻关;锻炼品格,塑造人格,有担当、有智慧;对党对政府的信赖,拥有积极向上的心理;需要本领,患难之中见真情,危难之中显身手;更需要同学们拥有定力和毅力;大学是一个学习知识、塑造品德的地方,同学们要增强自信,超越自我,刻苦学习。温暖人心的话语,希望同学们在新的学期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图片2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第一批援汉医疗队队长林乐清的讲述,令人动容。“竭尽全力,努力到无能为力。千里驰远,一行无悔。”不计回报,无谓生死,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传递的是温暖,更是黑暗中的一道光。与时间赛跑,与病魔决战,零感染,打胜仗,他的坚定信念和必胜决心染着每一个人。“奔涌吧后浪,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

图片3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教学主任,第三批援汉医疗一队二组组长龚琳医生,用自己在前线的真实经历,讲述着敬畏生命的真谛。医之大者,亦士亦侠!医者使命,不畏病毒,毅然前行。

图片4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第三批援汉医疗队员洪琪儿真情讲述战“疫”故事。付出很多,收获更多,付出汗水、付出努力,收获真情。疫情无情,人间有情,在艰难的时刻,依旧有温暖的光芒。“夜走了,天亮了,天空和钟声一同醒来了,樱花在温暖的春风中飞扬。武汉,我们在等你”。洪护士的博爱情怀,让我们铭记。

图片5

战 “疫”故事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无数医护人员用生命为我们的返校复学保驾护航。

图片6

杭师大卫生所副所长贾桂娈,再次讲述新冠病毒相关知识,校党委学工部部长何军,介绍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做好健康情况日报告,体温自测;防控、学习两不误;不串门,不聚集,常通风,勤洗手;积极锻炼,保持身心健康;分区措施错峰用餐;遵守学校学生活动管理,遵守学校审批制度;少去人员密集的地方。疫情防控重在自觉,贵在坚持,善终如始,毫不松懈。

图片7

开学第一课感悟

   新年之际,面对突然到来的新冠肺炎,中国不负大国之名,向世界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面对疫情,我们的党和政府始终秉承着人民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政治理念;我们的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广大基层干部、志愿者投身于抗疫一线,不惧生死甘做逆行者; 而更多的普通人,一声令下后宅在家里,不捣乱不添乱,贡献着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为生在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而感到自豪。作为当代大学生,我认为我们要做好两方面,一来要认真学习,掌握好本领,二来要有责任感使命感,如此才能在未来为祖国添砖加瓦,成为栋梁之才。

——社工162班 张维华

图片8

  我听见了他们的哽咽。林乐清医生提到了一个他们接手救治的病人,那个病人,属于那个感动全国的“我的遗体捐国家”的故事。在故事背后,是医护人员在生死线上的不懈奔波。在林乐清医生波动的语调里,我听见的,是对那段时日里悲痛、恐惧却又充满新生希望的复杂情绪的拙劣掩盖。龚玲医生,一位在杭工作定居的湖北人,在听到武汉有难时,义无反顾,在三分钟内做出了前往武汉的决定。她的语句,总是带着些许的哭腔,就像是那段在抗议前线奋斗的迷茫而未知的时日,被泪水和汗水灌溉着的含着希望的新生之花。洪琪儿护士,当她刚开始讲述时,是平静与坦然,但当她回忆起丈夫当初想要阻拦她的片段时,即使强忍泪水,也能感到语气的骤变,是下一秒就要落泪的气息。援鄂的艰难险阻,从那些稍显平淡的叙述里,亦能窥得艰辛。感谢他们,感谢每一个逆行的身影,是他们挡在在我们面前,为我们筑起了抗疫严墙。

——政社192 张桢

图片9

  “即刻出发,到武汉去”简单八字,字字铿锵感人,这朴实却有力的话语背后是“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不害怕是假的”言简一语,饱含复杂情感,是为了全中国人民的健康与平安奋不顾身的白衣天使。“相信浙江,相信国家”意赅一话,燃烧内心自豪,是“武汉百战穿护服,不败疫情终不还”的誓死决心。大“疫”当前,为“爱”奔赴。这个世上本没有英雄,是他们在危难当前穿上了白大褂,模仿着英雄的模样,守护着华夏土地。

——政社193班 蔡欣濛

图片10

   校长在“开学第一课”的开场,无数次提到了要敬畏自然。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让野生动物的非法食用和交易成为众矢之的,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立法的呼吁和倡议不断高涨。健全法律刻不容缓,但法只是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对疫情的反思中,我们亟需唤醒对自然生态的敬畏之心。自然和生态意味着平衡、和谐和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意味着我们不能只用工业文明那种线性的、简单的、直接的因果关系来思考得失。不能为了一己私欲,残杀野生动物,破坏自然生态,不能只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就损害周遭的生命共同体。因为眼前暂时的“得”可能就是今后灾难性恶果的源,自然和生态这只看不见的手影响着人类未来的命运。经过此次凶猛的疫情,我们要重新找回对自然的敬畏。

——政社193班 周雨琦

图片11

牢记嘱托,学习模范

遵守规定,积极防控

刻苦学习,锻炼身心

用自己的青春,书写新的篇章 

文编|王子越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联系电话:0571-28865225

投稿信箱:hsdxwzx@163.com   传真:0571-28865144

浙ICP备06031343号   版权所有 ©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公管学院

公管青年

公管学院

公管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