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生活动

党员日 系党情 | 研究生第二党支部8月党员固定活动日

来源 : 公管学院     作者 : 公管学院     时间 : 2020-08-24

2020年8月13日晚8:00,研究生第二党支部成员通过线上分享的形式,共同进行了以“中国智慧,北斗精神”为主题的党日活动。他们共同学习阅读文章《20年,逐梦北斗“星路”》,了解“北斗人”奋斗的心血,结合中国共产党人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共同交流探讨,在组织内共同学习!

戴建雨认为,北斗精神,是不怕苦、不怕累的生动注脚,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现实写照,这种精神在神舟、嫦娥、天问等研发当中得到一以贯之的传承,这种精神在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当今世界不确定因素有很多,但我们要砥砺这种北斗精神,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特别是要努力突破关键领域的技术,把更多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把自己的命运窝在我们自己的手里,把发展的方向交给自己。

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大力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懈探索、砥砺前行,我们就一定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贡献智慧和力量。要学习北斗人迎难而上、敢于拼搏的雄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北斗系统发展的征途中也是困难重重,荆棘遍布。北斗在问世之初,便面临国内技术设备缺乏,国外技术封锁的窘境。但自力更生一直是北斗的风骨,迎难而上、敢于拼搏是北斗人的雄心,他们用短短20余年时间走完其他国家40多年的发展之路,仍以不可阻挡之势冲向苍穹。

要学习北斗人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匠心。学习去弘扬去传承北斗人身上那种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孜孜以求、追求卓越的执着,一辈子专注一件事的境界,才能攻克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成功到达梦想彼岸。要学习北斗人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初心。正如年轻的北斗人所说,“有一天,我们也会老,但是中国的北斗事业永远年轻,我们把青春献给北斗,这一生都做北斗人”。而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历史节点的我们更应懂得团结,更应讲奉献,深知取得巨大成就的来之不易,要牢固树立团结奋斗意识,做到谋事而不谋利,奉献而不索取,耐得住清苦,守得住寂寞。


微信图片_20200925105745


华钰莹分享,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万户飞天的尝试,中国人的飞天梦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悠远。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于千百年的岁月流转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从1970我国发射了“东方红一号”卫星,到“神舟五号”飞船、“嫦娥工程”月球探测工程等等,再到如今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开通,都凝结着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的心血,饱含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本色。在新机遇、新挑战下,我们要大力弘扬“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让北斗精神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坐标!

朱文琦分享,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仪式,铿锵有力地宣布道:“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这标志着我国建成了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北斗从此走向了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时代舞台。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的国家,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在进步,因此,在北斗三号成功发射的今天,我们依然不能忘记为北斗一号做出贡献的所有人,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建设者的努力,才孕育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

“少年有梦,民族能兴”,从1994年到2020年,如今,90后也承担起了中国航天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过,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北斗带给中国人民的将不仅只是精准的参照,而是一种独立自主的精神,它注定会不断警示和激励着后人奋发向前,激励着年轻一代不断创新。


微信图片_20200925105909


蔡依颖分享,斗转星移,砥砺永奋斗。“仰望星空,矢志奋斗。”20多年的坚持,中国终于成功完成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常言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目标方向确定了,就要为之矢志奋斗。要树立永久奋斗观,“北斗人”20多年的坚守换来55颗北斗卫星组网成功,党员也要有一马当先、永久奋斗的“北斗精神”,立足岗位,树立奋斗幸福观、永久奋斗观。要树立终生学习观,学无止境,既能在书海遨游也能在田间地头唠嗑。紧跟时代潮流,因时因势不断创新,勇立时代潮头。

万里苍穹,长远谋大局。“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北斗系统的组网成功为世界卫星导航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展示了“中国速度”,“北斗精神”激励着我们应有不偏安一隅的大局观。要有奉献精神,五千年岁月悠悠,因为一代代有家国天下情怀的人矢志奋斗,中国才能发展至今,党员更要为人民奉献、为岗位奉献,在砥砺奋斗中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统一。要有担当作为之魄,新时代是属于担当者、奋斗者的时代,党员更要有大局意识,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与经济社会发展等一线任务中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星河滚烫,让“北斗精神”指引我们砥砺前行!

陈恬分享,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我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从2000年10月开始,我国第一颗北斗一号试验卫星成功发射,经过20年的不懈奋斗,中国先后将4颗北斗试验卫星,55颗北斗二号、三号组网卫星送入太空,我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中国航天人用他们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意志,书写出了新时代中国长征路的成绩,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建设祖国航天事业的历史担当。

在光辉荣耀的勋章背后,凝聚着的是一代又一代孜孜不倦、负重前行的奋斗者的心血,他们在漫长的时间年轮里坚守一隅,刻苦攻坚,以智慧与毅力为桨,在浩浩汤汤的时代长河中乘风破浪,奋勇向前。作为中国人,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荣耀!自主创新,就是要坚持独立自主地发展核心科技,不“等、靠、要”。团结协作,就是要团结所有我们可以团结的力量,协同合作,精诚团结。攻坚克难,就是要不畏艰,不怕难,勇攀高峰。追求卓越,就是要不满足现状,努力做到更高、更好、更强。九层之塔,始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就是漫漫北斗路的成功精髓,我们要深刻体会“自主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这十六字的北斗精神,让“北斗精神”引领我们无畏前行。


微信图片_20200925105947


最后宋桂全老师总结分享,2020年7月31日,这是一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日子,随着最后一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精准入轨,长三甲系列金牌火箭以100%的成功率,为北斗发射任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标志着由我国科研人员自主研发设计的北斗系统迈入全球定位、导航的新阶段。从发射第1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起,金牌火箭背后这支发射队伍已陪北斗走过了20年。他们当中,既有陪伴北斗工程发射20年的“老将”辛红卫,又有在关键时刻勇于担当的青年骨干朱平平,还有在收官之战才第一次站上发射岗位的“90后”新人许哲琪。“老将”秉持初心,认真传帮带;青年骨干勇挑重担、不断创新,航天“后浪”虚心好学,追梦不渝……“北斗”工程的成功,“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离不开航天精神的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传承好、弘扬好新时代北斗精神。作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一是要“像一线的航天人一样,从前人手中接过火炬,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要树立“久久为功”的理念,发扬“钉钉子”精神,脚踏实地,虚心学习,认真传承,一步一个脚印,做好本职工作;二是要勇于奉献,不计名利。我们的事业需要集体的协作,不是几个人可以朝夕之间能够干成的,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讲大局,比奉献;三是敢挑重担,勇于创新。“久久为功”不是“劳而无功”,我们要集中力量办大事,把有限的资源用到“刀刃”上去。需要我们每人都快速成长、敢挑重担、勇于创新,积极助推事业发展。

在经济迅速繁荣的今天,我们也并不会忘记祖国成立初的荒凉破败,我们更不会忘记是革命先烈的付出将祖国人民从困苦中解救……党的历史也是一部挫折史。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的一样,新生事物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好的未来,会由当代的我们共同见证,我们想说,少年爱党,刚党更强!

星河浩瀚,立志树方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从迷茫探索到蓝图明晰,北斗人在摸索中坚定为之奋斗的方向。立足本职岗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是所有党员的初心使命,心中有方向,脚下有力量,明确奋斗目标,树方向才可谋长远,统筹谋划各项工作,合理制定长期目标与阶段性目标并为之矢志奋斗。要坚定为人民谋发展图创新的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如“北斗人”般立足岗位,年复一年、行稳致远!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联系电话:0571-28865225

投稿信箱:hsdxwzx@163.com   传真:0571-28865144

浙ICP备06031343号   版权所有 ©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公管学院

公管青年

公管学院

公管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