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管学院社会实践总结--塘栖村基层民主协商自治
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性的一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在今年的两会上,乡村振兴成为了一个热议话题,而在乡村振兴的背后,离不开一个凝聚性强且有力的基层组织,其中基层协商民主则是基层组织振兴乡村建设过程中最为丰富、最为有效的一部分。
在基层民主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本课题紧随党的十九大思想报告和两会热点,贯彻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对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在乡村振兴建设新形式过程中的实效性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塘栖村这个个例当前的不足与改进模式探寻出其有效作用的机理和条件,形成民主协商的普遍模式,推广到更多的村庄中,结合当地的特殊情况,推进基层民主协商政治的发展进程。
从洪涝灾害到溪水潺潺,传统农业到电商模式,从矛盾重重到村民自治,塘栖村只花了二十年的时间,从一个乱村、穷村、脏村,一跃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领头羊”、乡村振兴的“排头兵”,这得益于塘栖村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
一、基层民主协商自治的具体实践 (一)领头人 在采访中了解到塘栖村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离不开一个重要人物——唐国标书记。29岁的唐国标书记原本从事物流生意,收入不菲。但是,抱着“发挥自己的能力,为村里做一些实在事情”的想法,唐国标书记回到了家乡塘栖。回到家乡后唐国标书记发现塘栖村管理十分松散,村内经济也一直不景气。他认为要想整改人民生活,首先要从源头上入手,就是要着手建立完善的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因为无论是什么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需要的不仅是上级的政策,还需要村民结合他们实际生活给出意见,配合来实施。 (二)具体措施 1、设立“民情意见箱”,收集社情民意。 2、定期开民情恳谈会(定期在年初或者年中收集一些建议)以及民主听证会(把所在的这个网格,所在的这个自然村当中的党员、组长、代表、骨干力量邀请过来,进行集思广益解决问题)。 3、采取四个“一”的工作法: 一辆单车访民情:全村四平方公里一个区域,村干部骑着自行车去走去看,收集一些意见建议。 一本笔记记民生:村干部每个人都有这么一本笔记,把老百姓反映的事情记下来。 一张报表定任务:收集了一些建议,有谁来负责,去化解处理;有会议纪要,我们会议纪要有落实到人,谁牵头谁协助谁负责 一周例会解难题:解决处理不了,就提交村党委开个会进行解决,若还不行就召开民主听证会 4、网格晨跑:礼拜一礼拜三礼拜五,整个班子的男同志会在7:30左右跑全村去了解情况。我们星期二星期四星期六三天利用晚上的时间,民兵预备队会去巡逻全村,在这段时间里去了解村内的事情。 5、建立了“陈阿七老法官调解工作室”,通过中间人(乡贤)利用将“情”与“法”相融合的方法来调解与村民之间的矛盾点。 二、村民自治机制的特点 1、民情反映渠道多样简单:村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村干部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2、会议多样且针对性强:会根据事情的性质、规模大小、后续宣传动员、执行度来决定召开哪种会议,可以有效解决村民的问题; 3、村民村干部交流密切:村民与村干部之间会进行充分的交流,不断将双方想法进行融合,并通过中间人进行调和,尽量减少相互之间的抵抗矛盾; 4、机构组织规范:村内有设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并且有专门的部门来处理村中事务; 5、信息公开透明:村内各类决定和事务都会全部公开透明地公布在村内文化礼堂处的公告牌上,保证了村民的知情权。 本次进入塘栖村的调研,收获颇丰。调研小组感受到了浓郁的民主氛围和塘栖村有名的枇杷文化,在对唐国标书记的访谈中了解了塘栖针对枇杷园区系统性的举措,也感受到了塘栖村对枇杷产业的重视以及对民主的重视。此行不仅收获靓丽的风景,也感受到了基层民主自治在这个小村的蓬勃生机,不虚此行!
调研小组合影
调研小组采访唐国标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