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信息

讲座信息

当前位置 :  首页 > 讲座信息

问道公管·研学论坛|文军教授受邀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防控及其比较——兼谈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观察与体验”主题报告

来源 : 公管学院     作者 : 公管学院     时间 : 2022-05-13

微信图片_20220513093042

微信图片_20220513093054

2022年5月11日晚,教育部“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受邀为我院师生作主题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防控及其比较——兼谈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观察与体验”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学院党委书记袁坚春、副院长张超、社会保障专业教授朱海龙与来自各专业的部分本科生、研究生共同聆听了本次报告。报告会由朱海龙教授主持。

报告开始前,朱海龙教授对文军教授的学术履历与科研成就作了简要介绍。随后,袁坚春书记和张超副院长相继作致辞,介绍了我院的办学历史和学科设置,并代表学院师生向文军教授表示欢迎和感谢。

报告会伊始,文军教授根据自我观察和一系列公开数据讲述了上海疫情发展演变的过程,对一些负面社会事件的症结作出一个假设性提问:上海能否通过独特的“社区赋能”解决“市场失效、行政失能、社会失范”的问题?文教授首先指出,传染病是人类社会一个永久性的治理难题,新冠肺炎疫情灾害的爆发是人类社会迈入风险社会时代的一次集体大考。基于此,他认为社区在社会环境或结构与个体或家庭之间承担着重要桥梁功能,因此从社区层面来开展疫情反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为什么将社区作为治理突发公共危机的防控工具?文教授分别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方面予以解释。随后又通过对比分析被动工具型和积极自主型工具,强调了社区积极自主防控模式的主要优势。其次,文教授从社区资本和社区自救悖论、执法过度和操作失范、社区公共参与不足、非常住人口的管理与服务等方面总结了社区防控目前在理论与实践上的不足。最后,文教授对未来社区防控工作做出展望,并再次强调,防患于未然的常态性结构力量来自于社区自身的发育和成长过程。

报告会接近尾声,文军教授对现场同学的积极提问进行了针对性的解答。朱海龙教授对这场别开生面的学术报告做了简要总结,他认为文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既结合生活实际,又兼具宏观性与专业化的学术视野。对理解上海疫情的演变和我国防疫政策的内涵大有裨益,给人以启发性思考。本次报告会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

值此建团百年之际,我院开展多项学术讲座,邀请诸多专家学者交流学科前沿动态,在学术中把握时代脉搏,在时代感召下起承青年担当。本次学术报告会以学术视角窥探社会热点,高屋建瓴,通俗易懂,有助于我院学生融入学术,走出“书斋”,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联系电话:0571-28865225

投稿信箱:hsdxwzx@163.com   传真:0571-28865144

浙ICP备06031343号   版权所有 ©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公管学院

公管青年

公管学院

公管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