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信息
问道公管·讲座预告 |公共管理前沿讲座系列(五)帝制中国:古代中国的制度进化和制度内卷
摘要:欧洲思想家们曾提出了不同的概念,如 "亚细亚生产方式"(卡尔 马克思)和 "东方专制主义"(魏复古),来描述中国古代社会。虽然这些概念启发了学者们研究中国近代落后的深层次的根源,但这些概念充满了欧洲中心主义的偏见,对中国古代的具体制度细节也缺乏必要的认识。利用历史唯物主义、韦伯的理想类型和新制度经济学,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来理解中国在过去两千年中的制度演化:中国的帝制模式。帝制模式,是先秦时期农业经济崛起的产物。农业经济生产力的提高要求有一个能够大规模提供公共产品的中央机构,包括公共工程和国防等。发展中的农业经济促成了一个由中央政权、官僚系统和农业经济组成的金字塔结构。帝制模式包含了制度的进化和内卷,产生了两个基本的变体——理想类型——汉代变体和宋代变体。在汉代变体中,中央政权受到贵族的威胁,官僚系统和农民阶层受到精英贵族制的威胁。在宋代变体中,农业经济在古代达到了高峰。然而,当新的现代经济形式出现时,帝国模式未能退出,这造成了中国在近代的落后。
主讲人简介
姜宏,海德堡大学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大学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剑桥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2022),法兰克福大学经济学博士(2021),师从国际经济思想史大师Bertram Schefold教授(法兰克福)和韦伯研究大师Wolfgang Schluchter教授(海德堡);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经济社会学;2023年由Palgrave Macmillan出版社出版英文专著:The Imperial Mode of China: An Analytical Reconstruction of Chinese Economic History(《中国的帝制模式:中国经济史的分析性重构》);文章发表于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The China Journal、Asian Studies Review、International Sociology、German Studies Review、《经济社会史评论》、《政治经济学季刊》、China Rundschau等中英德语期刊;任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特刊编辑;受邀于鲁汶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海德堡大学、北京大学等发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