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标杆院系创建)

正心讲堂|王淑玲: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哀伤处理

来源 : 公管学院     作者 : 公管学院     时间 : 2020-04-13


2020年4月11日下午2点,王淑玲老师开展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哀伤处理”的正心讲堂主题讲座,此次讲座通过“钉钉”进行了线上直播授课,我院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以及部分党务中心成员等100余人积极参与。

图片 1


创伤后应激障碍

首先,王淑玲老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具体含义进行了简单的解释,即遭遇突发或持续性灾难,产生心理创伤,灾难停止了,但心理创伤未愈,从而影响正常生活的心理失衡状态。接着,老师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几个相关概念做了进一步的详细分析,便于加深同学们对PTSD的了解与掌握。

面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王淑玲老师联系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她指出,根据采访,不少人在疫情之下存在心理问题,创伤后应激障碍测评近5000人次中,有明显创伤后应激症状者达21.5%。结合前面的分析与结论,老师认为不能忽略隐藏在水面之下的心里的创伤与感受,不仅要面对疫情,同时也要面对PTSD而解决的方向就在于,要学会带着伤痛,更好地面对生活。

图片 2

接着,王淑玲老师向同学们科普了PTSD的主要症状和类型。PTSD的主要症状表现为重复体验、回避行为、高度警觉等方面,即灾难结束了,但却觉得自己还在危险当中。PTSD的类型可以分为急性应激障碍(在灾难发生后一个月内出现心理失调)、慢性应激障碍(灾难发生后一个月到半年内出现心理失调)、延迟性应激障碍(灾难发生后半年后到数年内出现心理失调)三种。调查显示,8%的男性、20%的女性会持续发展PTSD,其中约30%有持续整个后半生的症状。

那么可能产生PTSD的人有哪些呢?幸存者、亲历者、密切关系者、目击者、救援者以及其他相关人都是可能产生PTSD的人群。王淑玲老师又向同学们具体介绍了PTSD灾难性质的关联,根据调查,在各种灾难中遭遇二次伤害的人群中,天灾、人祸、强奸这三种灾难对人的二次伤害的影响分别为15%30%55%。自杀对6个重要关系人的影响可以长达10年,自杀未遂对2个两个重要联系人的影响为6个月,而战争的PTSD50年!

图片 3

面对如此严峻的PTSD形势,对其治疗势在必行。针对急性应激障碍人群,其主要治疗方式为危机介入、哀伤辅导和心理辅导,具体手段为提供支持,协助案主提高心理应对技能,表达和宣泄情感。电影《素媛》中就有与此内容相关的片段,对素媛的治疗除了依靠家庭的力量,还需要心理治疗的介入。而慢性、延迟性应激障碍患者,则需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齐头并进。王淑玲老师还提到了另外一种疗法,即《挪威的森林》中提及的森田疗法,强调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忍受痛苦,为所当为。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出现了很多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王淑玲老师强调,要应对疫情,也要应对PTSD”。据数据显示,在武汉封城的十天内,创伤后应激障碍测评近5000人次,有明显创伤后应激症状者达21.5%。结合对大数据和国内疫情形势的分析,王淑玲老师指出,应对疫情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隐藏在水面下的另一个事实,那就是心里的创伤和感受,即PTSD。王淑玲老师还强调发生PTSD最高的节点是事情发生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呼吁及早地借助专业人员的力量花精力花时间来预防和解决,以免带来更大的伤害与灾难。

图片 4


哀伤处理

在讲座的后半段,王老师介绍了哀伤处理的相关概念。首先,王老师解释了失落-哀伤不同类别的丧失等相关概念。哀伤指是指任何的丧失而引发的失落哀伤的情绪、感受,也指失去所爱或所依附的对象时所面临的境况。

就丧失而言,一类丧失包含失去亲近的人,身体的损害及失去未来生活的各种可能性。另一类丧失则分为成长性的丧失(生命规律和生活抉择)、创伤性丧失(如不可预测、突发性、灾难性事件)、预测性的丧失(源于人的预期,往往有两种分类,一种是未真正发生,也不一定真正出现的灾难性预期,第二种是结果与预期不符合的甜蜜性预期)。在介绍完相关概念之后,王老师阐述了英国精神科专家约翰·鲍比的《依附理论》、精神科医生恩格以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观点。弗洛伊德曾说一个人在努力处理他的哀伤就是哀伤工作哀伤是表达情绪的时期,它是自然的正常的,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表现如同身体受到伤害需要复原,哀伤也需要。正常的悲伤可以使人记住美好的东西,通过悲伤来消除痛苦达到心里痊愈。但是不正常的哀伤反应则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

图片 5

接下来,同学们了解了林德门在急性哀伤症状报告中提出的六种正常哀伤反应以及Lazare提出的非正常的、病态的、需治疗的哀伤反应。随后,王老师介绍了哀伤辅导的概念、原则、任务、方法及哀伤治疗。提出要让患者接受失落事实,引导他们去表达、宣泄。并且在面对患者时,能根据对象的不同进行个性化帮助。

最后,王老师讲到,在变故和灾难之外,人的身上还有另一种灾难存在,呼吁用心理学的方法去帮助,来重塑生活,要懂得用生命去影响生命。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联系电话:0571-28865225

投稿信箱:hsdxwzx@163.com   传真:0571-28865144

浙ICP备06031343号   版权所有 ©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公管学院

公管青年

公管学院

公管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