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系
一、历史沿革与建设成就
杭州师范大学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和学科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该专业是教育部为满足国家“健康中国”战略这一重大需求所设立的新型特色专业。2011年学校成立国内首个健康管理学院,2012年招收首届健康管理专业本科生,2016年获批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2019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与健康管理”重点学科、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等多个高水平学科平台,为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提供坚实保障。自2021年起连续四年保持中国软科排名A+水平(全国仅两所高校),是国内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先行者,也是目前国内拥有“本硕博一体化”健康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专业。
我校是健康管理专业国家规划教材副主委单位,本专业作为主编/副主编承担了健康管理全国首批15本规划教材中4本教材《健康服务与管理技能》《职业健康服务与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区老年健康服务与管理》的编写工作。本科生参与各类国家及省级课题,在SSCI/SCI、国内核心期刊以一作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双创推荐项目、全国健康管理情境模拟沙盘比赛、省级“挑战杯”、新苗项目等20余项省部级以上奖项,指导学生10余篇科普作品在国家级省部级科普比赛中获得奖项。本科生参加“中美学生合作挑战杯”,与耶鲁大学、北京大学等众多顶尖高校竞赛,成功入围决赛。近年来接待各大院校参观交流人数累计达3000余人次,承办首届全国高校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系主任/专业负责人联盟,向全国各高校展示专业建设成果。近五年考研率最高达32.43%,其中考取双一流大学的比例较高,近五年最高占73.33%,多数学生考取了哥伦比亚大学、悉尼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知名大学。
二、师资力量与教学科研
健康管理系现有师资14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5名,高级实验师1名,专职教师中博士学位拥有率达92.30%。主要承担健康管理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同时开展大量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工作。健康管理系下设健康服务管理、健康服务技术和治未病三个教研室,拥有慢病评估与干预虚拟仿真实验室、中医干预实验室、健康体适能实验室、运动干预实验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实训室。
健康管理系师资团队近年来立项国家及省部级以上课题23项,社会服务课题38项,总计获得科研经费1221万,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SSCI高水平论文5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70余篇。出版《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报告》《健康杭州蓝皮书》系列专著28本,授权专利4项。同时承担了省部级课程及教改项目8项,校级精品课程及教改项目15项,教学相关奖项10余项。逐步在健康政策评价、职业健康管理、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和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等领域形成优势特色。
健康管理系师资团队服务国家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承担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委托的“全民健康管理制度”课题,获浙江省常委批示。与三明卫健委深度合作,对三明医改模式进行专题研究与调研。学科立足中国健康管理产学研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与迪安诊断、美年大健康、瑞安医疗等业界翘楚携手,共同构建了一个多维度、跨领域的健康管理服务生态系统。通过校企协同合作机制,不断推动了养老、医疗、基层健康服务和职业健康促进领域的创新。
三、专业特色与办学成就
(1)高水平交叉学科平台作为支撑。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与健康管理”重点学科、首个“治未病与健康管理”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移动健康管理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公共管理一流学科(A类)、浙江省一流专业建设、杭州市新型专业群建设等平台。
(2)“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以重点学科建设、一流本科专业为依托,立足中国健康管理产学研联盟副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的平台,依托杭州市“协同创新中心”,连接“政产学研用”各方,与多家健康管理知名企业与机构建立长期的校企协调合作育人机制,将健康产业的市场需求、技术前沿与课程建设、实训、师资培养相互融合,服务于人才培养。
(3)以“双证书”为人才培养特色。依托国家、省卫健委健康管理师培训和鉴定中心,、杭州市健康管理师和社群健康助理员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引领省市健康管理人才培养及鉴定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探索“学位证书+资格证书”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强化学生具备健康检测、评估、干预等实践技能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引领,理论和技能并重,形成高素质应用复合型健康管理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