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系
一、历史沿革与建设成就
杭州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现有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和MSW专业硕士学位点。2024年4月,为进一步推进社会学学科发展,加强社会工作和社会学两个本科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专业认可度,在社会学学科下,分设社会工作系。社会工作专业创办于新世纪元年,为浙江省内首家社会工作本科,2001年开始招生。经过1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社会工作专业于2014年被评为浙江省“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并获得MSW专业学位授权;同年建成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研究中心;2016年,建成浙江省首批社工专业人才培训基地;2019年,社会工作专业入选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2021年,社会工作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MSW学位点开设社区治理与社会服务、老年服务与老年保障、青少年与学校社会工作、禁毒与医务社会工作、社会建设与社会政策等五个特色方向,年均招收研究生60人以上,全日制研究生第一志愿报录比连续5年超过5:1。
近5年,社会工作专业建成6门省级一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规划教材。在校生在“挑战杯”等学科竞赛中获省级一等奖以上8项;研究生连续3年获“全国MSW研究生案例大赛”百强案例,获全国社会工作研究生论坛、浙江省社会工作模拟大赛、浙江省MSW案例论文大赛二等奖以上2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与导师合作发表22篇科研论文、出版《社会工作案例选编》《浙江省禁毒社会工作优秀案例集》等6部专业案例集、完成23份决策咨询报告,其中13份获省部级领导批示。
二、师资力量与学术研究
社会工作系现有专业教师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社会工作系与社会学系分设不分家,学术名家王小章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张兆曙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侯慧博士为副系主任(主持工作),张祥晶教授为MSW教育中心主任。社会工作专业团队先后有3人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人入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为浙江省社会学会副会长,4人为浙江省社会学会常务理事,1人为浙江省社会工作师协会副会长。目前已在社区治理与社会服务、社会工作机构发展、老年与家庭社会工作、社会政策与社会建设等研究领域形成了较强的学术影响力。近五年,专业教师在《社会学研究》《社会》《浙江社会科学》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0多部,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0多项,省部级课题20多项,省部级以上学术奖励5项;青年教师先后获得“费孝通田野调查奖”二等奖、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余天休社会学优秀博士论文奖等行业重要奖项。
三、专业特色与办学理念
杭州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立足浙江,辐射长三角,聚焦社区、医务、青少年、老年与家庭社会工作以及社会政策,培养能适应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需要,精通社会工作理论方法,熟悉社会政策,具备较强服务与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在20年的专业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坚持“大社工”培养理念,在办学思路上,注重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研究与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之间的大循环。
本专业注重产教融合,不断完善“学研用一体化”和“本硕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双导师制,实现学生理论思维与专业服务能力的同步发展。与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单位已形成长期合作的有效机制,建立了20家综合实践基地和联合培养基地,建成一家省级校外大学生实践基地。